DictionaryForumContacts

   Chinese
Terms for subject Anatomy containing | all forms
ChineseEnglish
传导conductive pathway (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内各级上行神经元自周围部传至脑。自脑的各级中枢发出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级下行神经元传至效应器。这种由特定神经元组成的传导不同感觉和运动冲动的路径,称为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简称传导路。传导路包括感觉传导路和运动传导路,前者包括浅感觉、深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内脏感觉传导路等,后者包括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传导路。躯体运动传导路主要为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内脏运动传导splanchnic motor pathway (弥散的多突触通路。边缘叶和额叶眶部皮质发出的纤维至下丘脑,下丘脑再发出的纤维直接或通过网状结构中继至脑干的一般内脏运动神经核及脊髓的中间外侧核和骶副交感核,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
听觉传导auditory pathway (由4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神经元为蜗螺旋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螺旋器; 中枢突组成蜗神经,入脑后止于蜗神经核 (第 2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蜗神经核发出的多数纤维交叉至对侧,上行组成外侧丘系。少数纤维不交叉,加入同侧外侧丘系。外侧丘系经中脑被盖外侧缘上升,主要止于下丘 (第 3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下丘发出纤维至内侧膝状体 (第4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外侧丘系中有少量纤维直接至内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组成听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听区。因听觉冲动是双侧传导的,一侧外侧丘系以上通路受损,不产生明显症状)
味觉传导gustatory pathway (由3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膝神经节和舌咽神经的下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舌、软腭和会厌等处的味蕾,中枢突经面神经和舌咽神经入脑,止于孤束核上部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孤束核上部发出的多数纤维交叉至对侧,伴内侧丘系上行,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腹后内侧核发岀的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面部感觉区下方的岛盖皮质及邻近的岛叶皮质)
嗅觉传导olfactory pathway (第1级神经元是鼻黏膜嗅区的嗅细胞,其周围突的嗅毛分布于黏膜游离面,中枢突组成嗅神经,穿筛孔入颅,止于嗅球。嗅球发出的纤维组成嗅束,向后达嗅三角,主要经外侧嗅纹将嗅觉冲动传至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的皮质区)
头面部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pathway of conscious proprioceptive sensibility of head (第1级神经元是三叉神经中脑核的神经元,在三叉神经感觉核及附近的脑桥网状结构中经过1级或2级中继后投射至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该核内的神经元发出纤维,经内囊投射至大脑皮质)
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pathway of exteroceptive sensibility of head (由3级神经元组成。 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内,其周围突经三叉神经分布于头面部皮肤、口腔和鼻黏膜及眶内结构的感受器,中枢突组成三叉神经感觉根,在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移行处入脑,痛觉、温觉纤维下降形成三叉神经脊束,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触觉、压觉纤维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此两神经核是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处,发出的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伴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上行,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内侧核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腹后内侧核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下部。此通路在三叉丘系以上损伤时,可出现对侧头面部浅部感觉障碍。若损伤三叉神经脊束,感觉障碍发生在同侧)
平衡觉传导equilibratory pathway (第1级神经元是前庭神经节内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壶腹嵴、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入脑后止于前庭神经核 (第2级神经元胞体所在)平衡觉冲动上传至大脑皮质的通路目前尚不清楚。前庭神经核发出的纤维其他去向是:①参与组成前庭小脑束,经小脑下脚入古小脑。②组成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的腰骶节段,提高伸肌紧张性,完成躯干和四肢的姿势反射。③参与组成双侧的内侧纵束,向上止于动眼、滑车、展神经核,完成眼肌前庭反射; 向下达颈髓,止于副神经核和前角运动细胞,完成转眼和转头的协调运动。④与脑干网状结构、迷走神经背核、疑核等联系,引起平衡失调时的眩晕、恶心和呕吐等反应)
本体感觉传导pathway of proprioceptive sensibility (又称 deep sensory pathway 深感觉传导路,包括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头面部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躯干和四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传导来自骨骼肌、腱、关节等处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冲动。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也传导精细触觉 (如辨别两点距离、感受物体的性状及纹理粗细等)冲动)
浅感觉传导pathway of exteroceptive sensibility (传导躯体皮肤、口腔和鼻黏膜及眶内结构的痛觉、温觉、粗略触觉和压觉冲动,由3级神经元组成,可分为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路和头面部的浅感觉传导路)
瞳孔对光反射通又称反射性视觉通路。pathway of pupillary reflex (光照一侧瞳孔,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的反应称直接对光反射,未照射侧的反应称间接对光反射。视束的一部分纤维,经上丘臂终止于顶盖前区。顶盖前区发出的纤维止于双侧动眼神经副核,该核发出的纤维经动眼神经至睫状神经节。睫状神经节发出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完成瞳孔对光反射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反射。一侧视神经损伤时,光照患侧瞳孔,两侧瞳孔均不反应; 但光照健侧瞳孔,两侧瞳孔对光反射均存在 (患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时,无论光照哪一侧瞳孔,患侧对光反射都消失 (患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但健侧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筛骨迷ethmoidal labyrinth (位于筛骨垂直板两侧,外侧壁参与构成眶内侧壁,内侧壁伸出上鼻甲、中鼻甲。筛骨迷路的菲薄骨片围成许多筛窦)
膜迷membranous labyrinth (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内,为膜性管或囊,由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和蜗管组成。椭圆囊和球囊位于前庭内,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蜗管位于耳蜗的蜗螺旋管内。膜迷路内含有内淋巴,是位觉和听觉感受器所在部位)
—般内脏感觉传导pathway of general splanchnesthetic sensibility (一般内脏感觉冲动经脊神经、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传入中枢。第1级神经的胞体在脊神经节、膝神经节、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下神经节内,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髓灰质和孤束核下部内。脊髓灰质和孤束核下部发出的纤维在脊髓或脑干内可直接或间接地与躯体运动神经元或自主性节前神经元联系,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一般内脏感觉冲动上传大脑皮质的径路目前尚不清楚)
视觉传导visual pathway (由3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神经元为视网膜的双极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中枢突止于节细胞 (第2级神经元)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神经盘处汇集成视神经,入颅后形成视交叉。在视交叉处,来自两眼鼻侧半视网膜的纤维交叉,颞侧半者不交叉。视交叉向外后方延续为左、右视束',主要止于外侧膝状体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组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视区。此通路的不同部位发生损伤,可产生不同的视野缺损:左侧视神经损伤可引起左眼全盲; 视交叉中间部损伤可引起双眼颞侧视野偏盲;视交叉左侧部损伤可引起左眼鼻侧视野偏盲; 左侧视束以后结构损伤可引起双眼右侧视野偏盲)
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pathway of conscious proprioceptive sensibility of trunk and limbs (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由3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骨骼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觉感受器和皮肤的精细触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后索。来自第5胸髓节段以下的纤维形成薄束,第4胸髓节段以上的纤维形成楔束。薄束和楔束向上分别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两核发出的纤维向前绕中央灰质,至腹侧份中线处形成内侧丘系交叉。交叉后的纤维折转上行,组成内侧丘系,经两侧下橄榄核之间、脑桥被盖部前缘、中脑红核外侧上行,止于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 腹后外侧核发出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脚投射到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中部、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部分纤维至中央前回。在内侧丘系交叉以下部位受损,病人可出现患侧半身深感觉障碍。若在交叉以上部位受损,则可出现对侧半身的深感觉障碍)
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传导pathway of exteroceptive sensibility of trunk and limbs (由 3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皮肤内的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的外侧部进入脊髓,在背外侧束上升1〜2个脊髓节段,止于脊髓灰质后角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由此发出的纤维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痛觉和温觉)和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粗略触觉和压觉),上行至延髓,两束合并为脊髓丘系。该纤维束经下橄榄核背外侧和内侧丘系外侧上行,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第3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腹后外侧核发出的纤维参与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经内囊后肢投射至中央后回中部、上部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此通路脑内部分受损可导致对侧半身浅感觉障碍,脊髓内部分受损可出现对侧损伤平面 1〜2脊髓节段以下温觉、痛觉丧失,但触觉保存)
躯干和四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pathway of unconscious proprioceptive sensibility of trunk and limbs (又称反射性本体感觉传导路,由2级神经元组成。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分布于骨骼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觉感受器,中枢突经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止于第8颈髓节段至第2腰髓节段的胸核和腰骶膨大的中间带灰质 (第2级神经元的胞体所在)胸核发出的纤维在同侧组成脊髓小脑后束,向上经小脑下脚至旧小脑皮质。中间带灰质发出的纤维在同侧和对侧组成脊髓小脑前束,经小脑上脚至旧小脑皮质。小脑通过反射调节肌张力。两侧脊髓小脑束损伤,可引起肌张力减退和运动失调,但本体感觉并不丧失)
动脉labyrinthine artery (大多数起自小脑下前动脉,伴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进入内耳,供应内耳迷路)
labyrinthine wall (又称 medial wall 内侧壁,为内耳外侧壁,该壁上有前庭窗、蜗窗和面神经管凸)
骨迷bony labyrinth (由骨密质围成的弯曲小管,长1.7~2.0cm,沿颞骨岩部长轴排列。骨迷路包括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骨迷路内含有膜迷路,两者之间含有外淋巴)